默克尔,这位曾被誉为欧洲“铁娘子”的政治家,如今却已成为德国最不受欢迎的人物之一。在经历了漫长的俄乌冲突之后,德国人不仅遗忘了默克尔时代十六年的经济繁荣炒股配资网站就,甚至将当前的困境责任推给了她。可以说,德国人现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与他们所遭受的困境相得益彰。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的成功是轻而易举的,德国自2000年以来的持续繁荣,源自的是默克尔长达16年的战略布局。这段时间里,德国的经济表现在全球独树一帜,远远超出了其先天的资源禀赋。默克尔能够带领德国走上繁荣之路,靠的不是天命,而是她在战略上的深思熟虑。她整合了四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成功促成了德国工业的“奇迹”。
首先是俄国的廉价能源。许多德国人未曾意识到北溪管道对德国的重要性,这一能源路线就像中国的三峡大坝一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获得了充足且便宜的俄罗斯能源,德国的工业才得以迅速扩张,发展势头强劲。
展开剩余79%其次,东欧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欧盟市场也为德国的经济提供了稳定的支撑。默克尔大力推动欧盟一体化,创造了数亿人的大市场,并借此引入了大量东欧劳动力。这不仅为德国经济繁荣提供了“底气”,也为其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第三,中国庞大的供应链和市场是德国经济繁荣的又一重要支柱。就像中国商品对于美国市场的意义一样,中国的供应链帮助德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各类高端产品的生产与出口。
最后,美国的军事保护为德国提供了无忧的国防保障。德国无需为军费开支操心,可以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经济建设,这无疑是默克尔政治智慧的一部分,也为德国长期的经济优势奠定了基础。
这四大支柱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充满了矛盾。例如,德国与俄罗斯的亲密合作,激怒了东欧一些国家和美国;而德国在经济上与中国的深度合作,也让美国感到不安,频频在欧盟内部挑起争端。这些复杂的外交关系需要默克尔巧妙平衡。她不仅要顶住来自美国的压力,推动北溪管道项目,还要与英法等欧盟大国处理复杂的利益冲突。尽管她面临重重挑战,但她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灵活的外交手段,成功保持了欧洲的稳定,给德国带来了多年的繁荣。
默克尔主导下的德国,经济每年实现数千亿美元的外贸顺差,长期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业几乎无所不包、所向披靡,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然而,正当德国人民沉浸在繁荣的时光中时,这一切却在默克尔离任后迅速瓦解。
默克尔的战略目标之一是保持稳定,尤其是保持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然而,在她离任后的第二年,俄乌冲突爆发,德国被拖入了这场纷争。新政府在混乱中显现出毫无主见的弱点,除了不断内耗,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有效应对。尤其是美国不断牵动欧洲的神经,德国政府甚至无法有效捍卫自身的能源利益。北溪管道在几次爆炸事件中被摧毁,而德国人甚至不敢做出强烈反应,国际社会对德国的强大印象瞬间崩塌。
更令人痛心的是,德国政府的这些政治人物,几乎无力应对国家的实际困境。尽管能源短缺问题迫在眉睫,德国依然决定关闭核电厂并推行绿色能源政策。即便是曾经耗资30亿欧元的新建火力发电厂,也被迫关停,转眼变成废墟。与此同时,德国的大企业如巴斯夫和博世纷纷撤离,转而在中国投资,裁员和缩减产能成为常态。
如今的德国,经济的持续下滑让人感到无比沉重,很多人开始将责任归咎于默克尔,认为她过于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链,依赖中国的制造业。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是最为经济的方式,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无疑是最便宜的选择。德国人享受了十多年的繁荣,但如今他们似乎选择忘记了过去的艰辛,并将一切责任归咎于默克尔,忽视了她所为德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德国政坛的现状可谓是一片混乱,失去了曾经在欧盟的主导地位,外交和军事政策也完全受制于美国。若没有默克尔时期积累的经济和政治资本,德国工业早已岌岌可危。或许,默克尔给德国人带来的几年的好时光并不属于他们,而如今,他们正在品尝自己选择的苦果。
如今的德国,或许是因为欧洲的繁荣时期过于“甜美”,导致了一部分政治人物的“白左”心态。他们以为好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认为俄罗斯的能源问题并非不可替代。然而,这种乐观的预期注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在默克尔的领导下,德国和欧洲曾有机会成为全球的经济大国,摆脱美国的影子,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景如今被一代又一代政客的错误决策所摧毁。
德国如今的衰弱,令默克尔深感失望和无奈,而德国人民也未必理解她为国家所付出的努力。尽管如此,默克尔却难掩对现状的遗憾炒股配资网站就,或许,曾经的德国辉煌已经永远消逝,而那个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再也不会回来。
发布于:天津市天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